扁鹊治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扁鹊治病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扁鹊治病》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扁鹊四见蔡桓公,其前三次向桓公说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奉劝蔡桓公早点进行医治,而蔡桓公对扁鹊的说明和奉劝始终不当一回事,第四次见蔡桓公时,扁鹊二话没说,直接走了。最终导致蔡桓公病情恶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并因此而死的事情。
看完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浅的道理。
道理一:
蔡桓公讳疾忌医,不懂得听从医生的多次劝告,最终导致病入膏肓的结局。这告诉我们,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人,在生活或学习中,一定要多听他人的建议和劝告,尤其是“逆耳忠言”。扁鹊总说蔡桓公这病情那病情,在蔡桓公看来,感觉就是不希望他好,扁鹊的话对蔡桓公来说就是逆耳的忠言。
事实上,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更深层的道理。
扁鹊的劝说为何没有效果?
其实,在本故事中,桓公的病死,除了和蔡桓公对扁鹊的奉告不理不睬的情况有关之外,与扁鹊本人,也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扁鹊在奉劝蔡桓公的时候,或许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欠缺,使得蔡桓公对扁鹊不信任。
试想,你一个不是医生的人,自认为身体好好的,突然有人屡次对你说,你有某某某症状,要赶紧去医院看看,不然会怎样怎样。
当听到这话,想必你最开始的反应,也是不高兴的,好像总觉得这人老盼着你这病那病,似乎不安好心。而你也很难对这样的人产生信任。
从原文看:扁鹊见蔡桓公时说,从他皮肤上看,扁鹊断定蔡桓公已患病,并对他建议说,若不赶紧医治,恐怕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而桓侯却曰:
“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可见,扁鹊只是简单告知了蔡桓公,从皮肤上看,他已经患病。显然,蔡桓公不是医生,不懂这些高深的病情病况这类东西,于是对扁鹊产生不信任,还说扁鹊只不过是要想医治无病之人来成就他的医术高明罢了。
扁鹊在这里,没有用具体的症状或未来身体异样的变化来说明病情,这不利于蔡桓公接受他已经患病的事实。如果扁鹊能将这种病情的具体情况甚至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症状分析并说给蔡桓公听,即使当时蔡桓公不理不睬,但只要日后出现了扁鹊曾经说的症状,蔡桓公就会认为扁鹊是对的,也就可能会信任扁鹊,在第二次见时,就可能会积极配合扁鹊,最终把病治好。
所以说,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
道理二:
在奉劝或说服他人的同时,一定要根据所处场合和身份互相换位思考,用对方更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来说服他,让他产生信任,以此来达到劝说的目的。
此外,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
道理三:
即:在发展的观点中的,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前半部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在本故事中,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扁鹊的表述,就是指蔡桓公的病情从肌肤到肌肉再到肠胃,后到骨髓的逐步加深的病情变化,即由可治愈的小病,却因日复一日的拖延不治而形成不治之症的过程。
因此,这告诉我们,对于不好的变化(量变),在发展的最初阶段或还有能力阻止其向更坏的方向量变的时候,应及时阻止或干预,将这种不好的发展苗头弄熄灭,不然可能会发展成为质变(即本故事蔡桓公最终得的不治之症)。同理,如果蔡桓公一开始就听从扁鹊的奉告,在扁鹊的调理下,只需一些时日(量变),最终就能痊愈(质变),这也说明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只不过这是好的量变,因此不用去阻止和干预罢了。这其实也就是要告诉我们防微杜渐的道理。
以上,仅为本人拙见,我是文史踪迹。如有不妥的观点表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小时候,知道桓公,认识主观片面,不遵重扁鹊建议。造成三次见面病入膏肓,最后丧命。从现在国内医疗情况看来,防患于未然,积极预防是非常必要。毛主席曾提到过,“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