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凡尔赛是什么意思啊(凡尔赛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凡尔赛这个梗最近很火,凡尔赛文学就是用最低调的话,炫出最高调的耀。
这种“文体”在网络上的流行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最近被“扒皮”,并受到猛烈抨击。
据说是“凡尔赛体”的某位网红专家之一的蒙淇淇,热度超级高,不但被人“扒”出自己不过是个收入平平的小编剧,自己的房子很大、衣服很贵、周游列国的剧情都属于编造,甚至还有人说她的甜宠爱情也是伪造,她的家庭并不幸福云云。
蒙淇淇本人也在巨大关注下接受了无数媒体采访,并承认自己网络生活描述中有虚假成分。
如果说今天还在热议所谓“凡尔赛文体”,那应该追溯一下2016年左右最为著名的两则访谈对话。
一则对话是采访王健林,他说,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应该先实现一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
另一则对话则是采访马云,他说,我大概20年没拿工资过,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花钱,我身上都不带钱。当然,后来他还说,一个月挣一二十亿会很难受。
两位首富在那时都是市场偶像,遍身光芒,虽然在我们眼里看起来是凡尔赛,但是在他们眼里,却是极为平常的的小事。
而到了今天的“凡尔赛体”,却明显是徒有其表、内里空虚。
为什么会出现凡尔赛现象?朋友圈“凡尔赛”式炫富的人是什么心理?
其实,凡尔赛代表着一种消费观念。90年代的大家只满足于生活品类与温饱的消费,到如今不再瞒住于温饱品类的消费,大众开始追求有品质甚至是奢华的生活方式。
物质主义的凡尔赛人的表达方式,他们常常以经济价值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行为在经济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上来看,属于炫耀性身份消费,可以归类于身份经济学范围。
身份是一个人的权利、地位、社会角色的总和。这些范围构成了经济产出的社会机制,不断影响着大家的消费行为。
人们追求国际知名大牌,追逐高端限量产品正是为了建构一种差异性的积极身份象征。
大家心中仿佛有一个隐含的共识:大牌代表了高端、限量代表了稀缺。这属于典型的身份性消费。
我还发现在生活中,有这么一些人购买特别昂贵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不仅仅是出于对其质量或实用功能的考虑,而往往是出于炫耀社会地位的和财富的动机,这就是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指个体为了获得商品的非功能性价值,表现出来的对具有象征意义的商品和服务偏好,以便像他人传达自己的经济、文化资本,树立独特的自我形象的消费行为。
玩梗可以,可以合适的身份消费,但切勿太过夸张,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贷消费引发巨额债务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就像是“拼单名媛团”,炫富的时候已经没有底气;也像是富二代的人设崩塌,几十万的吉他又怎么样?几个亿的债务不也是要还吗?
“凡尔赛”原意是法国的一座宫殿,现在则是一句网络用语,用来表示以低调的形式炫富。
试举几例:
一、我家小时候条件不太好,去上学时只能打车。可是,有时赶上高峰期,很难打到车,结果经常迟到,被老师骂。后来条件终于好一些了,买了私人飞机,才终于不再迟到。
二、买房子,有个睡觉的空间就够,千万别买大房子。我家就深受其害,买了一处房子,快过年时,老婆让擦玻璃。于是,按照老婆的命令,我从10月份开始擦,每天擦10块,结果一直擦到过年,还没擦完。
三、旅游太贵了,而且还容易遇到奸商,一桶方便面,都敢要你10块钱。所以,我们每年想出去旅游,都是雇人去旅游景点拍全息电影,然后在家里带着全息眼镜观看。
四、吃东西,真的没必要太奢侈,实惠一些最好。我就从来舍不得吃龙虾、鲍鱼、鱼翅之类的东西,只喜欢鸡蛋煎饼、肉夹馍、豆腐脑之类的小吃。那次在南极开会,上的菜都是海鲜,实在吃不惯,于是,就在北京叫了份豆腐脑的外卖,第二天送南极来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