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面的周南是什么意思(诗经国风召南是什么意思)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追溯它的来源。
《周南》选自《诗经·国风》。众所周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种形式。而其中,又以“风”的篇目最多,也最为后世传颂。
所谓“风”,就是指民间歌谣,《诗经》中有国风十五篇,包括:《邶风》、《鄘风》、《卫风》、《郑风》、《齐风》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可以看到,“风”通常是以地名来命名的。什么地方的民歌,就叫什么风。如郑国叫郑风,齐国叫齐风。
但十五国风中有两篇,却与众不同,一个叫《周南》,一个叫《召南》。这两个是怎么回事呢?以下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周公姓姬名旦,召公姓姬名奭,两个人是西周早期非常重要的执政大臣,地位不分伯仲。
话说周武王灭商后,不久就去世了,继位的周成王非常年幼,没有能力治理国家。彼时周朝初立,国家不稳,各地都怀有叛乱之心。
周公便代替成王执政,辅助成王平定叛乱,稳定大局。
召公姬奭则是另外一位功劳地位都很高的人物,他与周公在武王伐商过程中,成为武王的左右手。
周公执政,则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心怀不轨,召公因此怀疑周公。周公则向召公表明心迹,取得了他的信任。
两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大约在今天三门峡一带。以陕为界,把周朝领土分为两块,陕东归周公管理,陕西归召公管理。
两人也有分工。陕东的周公主要是防备殷商遗民叛乱,稳定东部秩序;陕西的召公则主要负责开发西部农业生产,稳定后方。
由于周朝分成了两部分,所以《国风》中就没有《周风》这一说。《周南》和《召南》加起来,就是所谓的“周风”,一个指的是周公辖地,一个是召公辖地。
“南”是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南”作何解释呢?
有人说,南就是南方。《周南》和《召南》指的就是,周公和召公辖地的南方地区。
似乎很有道理,但又有漏洞。为何偏偏只收集南方地区的民歌,其他地区凭什么没有?而南方,又是以什么作为划分依据呢?说不清楚。
十五国风中的其它十三篇,都是整个地区的民歌,为什么只有周和召两个地方,是“南”?非常奇怪。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学界至今没有定论。但有一种说法,笔者认为非常有道理。
“南”不是方位,而是一种音乐,或者乐器
查阅“南”字释义,其中有一条解释:
南,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诗·小雅·鼓钟》有“以雅以南”这样的句子。
原来,南是一个象形字,本意就是指乐器。后来引申为方位词,可能是因为喜欢演奏这种音乐的人,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区。所以就用“南”,来称呼这个地区。
《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这里是说,舜帝作了《南风》这首诗歌。结合前文,“南风”就不应该解释为南方地区的民歌,而是“以南为乐器演奏的民歌”。
由此我们好理解了,《周南》和《召南》,或许与方位地区无关,而与乐器有关。“南”是一种音乐风格,而不是方位
《周南》、《召南》,就是指周公和召公整个的辖地内,用南演奏的诗歌。
以上说法,仅仅是笔者个人偏向的一种说法,如有错漏,欢迎指出。感谢阅读!
周南,西周初,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是分陕而治的。姬旦长住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姬奭长住西都镐京,统治西方诸侯。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的南方流域,召南是召公统治的南方流域。《周南》、《召南》屡次提到长江、汉水、汝水,可以证明“二南”是包括长江、汉水、汝水流域的诗歌。就诗乐而言,就是南音,故可说是《周南风》、《召南风》的省称。
《诗经》开篇的“周南”与“召南”为四千年前产生于安徽省怀远县境内涂山地区的由涂山氏开创的一种音乐风格——“南音”“南乐”,因受到周公和召公两位名人的推崇,而被定名为“周南”与“召南”。涂山氏也可以说是有史记载以来,中国最早的诗歌创作者与中华音乐奠基人。《诗经》将“周南”与“召南”定为开篇,是因为《诗经》的编撰者为涂山地区的春秋向国公主向姜,而将本地区流传的音乐定为周朝数种音乐的起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