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好的小说(经典网络小说推荐言情)
阿耐的小说《都挺好》,看似从家庭切入面小,话题可算大。
它撕开了传统家庭温情的面纱,作为被伤害者,承受重男轻女等落后思想不幸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该怎理解什么是"孝",怎样做才最好?
开篇苏母突亡,老大万里奔丧回国,意味着失业,亲情和家庭事业哪个更重要?
妻子吴非的观点是:对父母生前孝敬才最要紧。死后不过形式,安慰自己的心。凡事有轻重缓急,活人要紧。尽了孝回来,小家怎么办?
明哲则认为: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火化了再见不着,死的是我妈,想尽孝也没地方,家里为我留学付出那么多,作为大哥没尽责,必须回去。
但是理性的吴非明白:如果拦着,这件事永远成为明哲心头的一根刺,否则不会有落水先救谁的无聊问题。无论答案是什么,最后救人和被救的那个人,永远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忏悔,一生处于没被救人的阴影下。
被救未必是好事,她别无选择,明知是错还得走下去。异常清醒地看着自己走向错误,承担后果,还得强颜欢笑走得漂亮。
作者阿耐于理支持吴非的,于情就来说,传统观念无疑应回国奔丧,但他是否可以先安排好工作交接,而非不管不顾?
《都挺好》还更深层地揭示出,在家庭成员中怎样谈钱,这个中国人几千年来羞于谈钱,做到"亲兄弟(姐妹)明算账",而又不伤感情,新旧价值观冲突下,人性的冲突与挣扎。
苏母的死,拉开苏家混乱的大戏,但阿耐不着墨于财产争夺,妯娌三国等常见情节,而是细致剖析了传统家庭的分崩离析后,怎样才定位家庭亲情的问题。
无疑大哥明哲大包大揽弃小家不顾的大男子主义过时了,二哥明成的以亲情奉养行啃老之实正普遍,断奶才能重生,小妹明玉的割舍不下,又助之有度,老小共成长才是出路。
从习惯来说父母视子女为己有,无限责任制,不敢不愿放手,不仅从小抚养教育之责,还要承包买房结婚照顾孙辈无休止,缺乏独立的精神的孩子也视之为理所应当。
明成不是个坏人,但被宠坏了,从谈恋爱买房结婚,苏父偷偷记下的帐本上,从父母省吃俭用的嘴里,以借支持接济为名,拿走十二万。因为他嘴甜得疼。
抛开父母偏心这个原因,书中明成两口子月入近两万,中产阶级完全可自立,但耽于享受而成月光族,反正有老可啃,明玉十八岁没拿过一分钱,自然说的起硬话,并以二哥行为为耻。
苏母虽不公但无私,那么苏大强笔笔入账,存款紧抓手里自私自利似乎更不可爱,觉得儿女必须孝顺,遇事事不已漠然逃避,常示弱道德绑架亲情,妻子一走他表现不能自理,利用大儿子失母之责,执意要去美享福,从不愿从孩子生活中退出。
丧偶老人的确孤单,但共同生活有着现实的困难,最后买房再婚,通过儿女的巨大的付出,过上好生活。
这也不值的提倡,倘若苏父先死,苏母要强一定会在老屋一个人活得自在,决不会拖累儿女的,当不能自理时完全可请护工,子女轮流看护,这样行之有效的方式。
观念的改变非一时之举,不管怎样养儿防老的想法应该改变了,孝顺不必同居一处共同生活,父母应主动退出孩子的生活,让他们自己成长彼此独立,但亲情永存,急难时出手相助,平日里牵挂就好。
不过现实远不止这么简单,明玉十八岁独立,虽法律上已成年,父母可免责了,但看中国大学生有几个自食其力了,父母能就此放手不管吗?他们半工半读,就能解决生存问题吗?
社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不能一刀切,但从孩子成年那一刻起,试着放手告诉他们:你自由了,应当自己走路了!
阿耐书名叫《都挺好》,其实都不好,但每个人物都有可爱可恨之处。语言有小幽默,哀而不伤。
仅管小说并没有给出圆满的结局,可明玉放下执怨,说明血脉亲情依然浓于水的,每个人都有对于家人爱的渴望……
总体来说,不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