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合的人群(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人群)
黄芪又名北芪、绵芪,为豆科植物黄芪(膜荚黄芪、东北黄芪)或内蒙黄芪的根。其味甘,性微温。入肺、脾经。
黄芪生用,功效: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主要治疗表卫不固的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气虚水肿,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
蜜炙黄芪,功效:益气补中。主要治疗脾肺气虚、食少便溏、气短乏力或兼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以及气虚不能摄血等出血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12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药理作用:
1、促进机体代谢,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2、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流感病毒,抗菌;
3、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血管系统;
4、抗疲劳、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
5、利尿,降血脂,保肝等;
临床应用:
1、治气虚自汗:黄芪30g,白术10g,防风10g,水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2、防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黄芪 15g、大枣10g,煎汤或加工制成冲剂2小包,成人每次1包,日服2次。观察160例,可有效防止感冒发生,明显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7;(4):13〕
3、治白细胞减少症:生黄芪30g,苏条参15g,小红枣20个,水煎服。治疗他巴唑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14例,疗效良好。〔云南中医杂志 1980;1(2):28〕
4、治疗萎缩性胃炎:黄芪30~60g,莪术10~15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萎缩性胃炎,可使器质性病变之病理性变化获得逆转。〔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1):38〕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黄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药材了,有很多别称,棉芪,黄参,血参,生芪等等。其功效也是很多的。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确实有很好的药效。
一,黄芪有抗应激,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改善心肌氧的代谢平衡,有强心作用。
二,黄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血栓 。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并可提高造血功能,对造血和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能防治贫血,增强体质。
三,黄芪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对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均有治疗作用,还能改善心肌炎症状。
四,黄芪能增强脑部功能,有镇痛,镇静作用。
五,黄芪有抗疲劳,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所以说黄芪的功效确实太好了,许多中医书籍中都有用黄芪治病的良方,现在黄芪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泡黄芪茶,喝黄芪粉对许多人都有很好的作用。
黄芪除了婴幼儿,有过敏者,脾胃湿热者禁用外,其他人群都可以服用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